今日话题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顺利通过国家级PCCM专科规范化建设论证
RICI-NEWS
”
为进一步提升我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的诊疗水平,满足广大呼吸病患者对健康的迫切需求,南通瑞慈医院积极创建国家PCCM(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规范化建设项目,经过1年多的精心准备,于2023年11月15日下午,以线上核查的方式,接受项目专家组对我院PCCM规范化建设项目情况评审认证。

评审专家组由山西省人民医院魏东光教授和张自立教授组成。医院领导李义森院长、医务部彭齐林主任及各相关职能科室及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负责人参加本次线上评审认证会。会上,院长李义森院长代表全院干部职工对魏东光、张自立教授在线对我院进行国家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PCCM)规范化建设项目的评审与指导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他表示本次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PCCM)规范化建设项目线上评审认证是对我院工作的一次全面检阅,更是一次高标准、高质量的工作指导和帮助,对整体提升我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在呼吸系统疾病方面的诊治水平具有重大意义。希望专家组多提宝贵意见,不断促进我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的进一步发展,持续提升我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的临床诊治能力和技术水平。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朱丽娟围绕医院概况、科室管理、医疗质量与质控、工作效率、人才培养等方面详细汇报了我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PCCM)规范化建设与发展的情况。

汇报结束后,专家组通过视频审查的方式对门诊、呼吸门诊综合诊疗室、肺功能室、呼吸内镜室、呼吸睡眠监测室、呼吸重症及普通病房等建设点位进行了线上实地认证,对学科医生、护士、患者管理成效进行了线上全面核查。线上认证后,专家组成员反馈了核查意见,就相关问题交流点评。专家组充分肯定了我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PCCM)规范化建设所取得的成绩,同时就进一步加强我院PCCM规范化建设提出指导意见。
院长李义森表示,在本次评审认证过程中,专家组提出的专业性指导意见为我们今后的工作指明了方向,我院将以此次评审认证为契机,按照评审专家提出的意见建议及PCCM建设标准,以评促建、以评促改,进一步优化科室布局流程,不断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及专科能力建设,提升呼吸系统疾病诊疗救治水平,推动我院PCCM规范化建设全面可持续发展,为全县人民提供更优质、便捷、高效的医疗服务,更好地为全县人民的身体健康保驾护航。
经过2月左右的等待,最终PCCM项目组在2024年1月14日公布评审结果,我院顺利通过PCCM规范化建设的评审,成为PCCM的达标单位。
PCCM项目是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规范化建设项目的简称,该项目是由中国医师协会呼吸医师分会、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全科医学分会、全国呼吸专科医联体、国家呼吸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共同发起,旨在推动我国呼吸学科的发展,有效应对日益严峻的呼吸疾病发病形势,满足广大群众对健康生活的需求。

南通瑞慈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是集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临床科室。有主任医师2人,副主任医师2人,主治医师4人。每年发表论文十余篇。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病房拥有72张床位,每年收住2400余位住院病人,住院收治肺炎、支气管扩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部恶性肿瘤、支气管哮喘、气胸、胸腔积液等常见疾病,对肺血管疾病及肺间质性疾病等呼吸系统的疑难病、少见病亦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常规开展有创/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在呼吸衰竭的机械通气治疗方面积累了许多成功的经验,成功挽救了许多危重病患者的生命。
气管镜室拥有先进的PENTAX电子超声支气管镜、普通型、及便携式支气管镜。开展电子纤维支气管镜常规诊断及多项镜下介入治疗,包括氩气刀、高压球囊扩张、支气管支架置入、支气管肺泡灌洗、EBUS-TBNA等,每年支气管镜室接收检查及治疗人数百人。常规开展CT/超声引导下经皮肺/胸膜活检等临床操作,使许多疑难病例得到确诊。常规开展肺功能检查及呼出气一氧化氮检测。
供稿: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审核:品牌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