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一”儿童节前夕,瑞慈儿童医院儿内科的护士们收到了一份特别的惊喜:已经出院两个多月的双胞胎姐妹左左和右右,早晨上学的路上特意绕路来医院,给护士阿姨们送来鲜花、巧克力和儿童画。
这两个孩子是一同在瑞慈医院出生。因为家住在医院附近的小区,从小身体不舒服,都是来瑞慈儿童医院看病。”她们的妈妈说。如今,小姑娘们都已经上小学二年级了。两个月前,左左和右右因为连续多日的发烧和肺炎住进了儿童医院。两个孩子同时住院让妈妈有些手忙脚乱,孩子病情恢复慢,妈妈更显焦虑,这些儿内科的医护人员都看在眼里。护士长不断宽慰她,管床护士对孩子悉心呵护,医生更是尽心诊治,与她耐心沟通,让她对孩子的治疗有信心。
作为南通体臣卫校护理专业的一名老师,相较普通家长,左右妈妈更能体会医护人员的不易,对护士们也有着更多的感同身受。儿童节临近,她想着该给孩子们准备什么礼物。联想到孩子们此前在医院的经历,她决定给孩子们准备一份别出心裁的礼物——一堂“尊重与感恩”教育课。她让孩子们回忆住院期间跟护士相处的过程,告诉孩子阿姨们工作的重要和辛苦。“医生和护士都是孩子们的健康卫士,是孩子们的好朋友。我希望借此教导孩子们要尊重这些叔叔阿姨,要有一颗感恩的心。”左左、右右的妈妈说,她希望孩子们能有一个值得纪念的六一儿童节,借着这个节日,向护士阿姨们表达谢意。妈妈的话,左左和右右都听进了心里,她们拿起画笔,画出了自己心中的护士阿姨,又让妈妈陪着去买了鲜花,挑选了巧克力,一起送到了医院护士站。
小编说
她们的举动,为医患关系注入了一份纯真和善意。在当前的环境下,教育下一代与医护的和谐相处确实是件重要的事情。医护人员与病痛抗争、救死扶伤,他们的工作举足轻重,让孩子了解他们的工作,绝对有益于孩子对“医疗”这一概念建立正确认知。很多时候家长们无意的行为,却会让孩子对看病产生恐惧心理,埋下讳疾忌医的种子。家长的正确引导,可以让孩子不再抵触医护,明白医生护士们的一言一行,都是为了重获健康而努力。培养孩子对医生护士的感恩意识,这同样也能够给孩子安慰,让孩子更多地体会到善与美,获得心灵上的健康成长。营造尊重医护的社会氛围,从孩子教育做起,这位南通妈妈,给大家做了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