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你为湖北拼过命!”
20日上午11点左右,
车远去,英雄归乡
驰援湖北黄石的江苏省医疗队第二批返程队员有序撤离
南通瑞慈医院张小铨、孟醒也踏上归程
这些最美“逆行者”们
秉持“国有难,召必回,战必胜”的信念,
义务反顾、前线聚集,令人敬佩。
同样,在这个高光时刻,
我们也不能忘记
那些依旧坚守的勇士们——
南通瑞慈医院的徐刘媛接到上级通知,
和南通市肿瘤医院的两位护理同仁暂不撤离,
此前一直在阳新县人民医院隔离ICU当班的她,
工作地点也已转移到了普通感染病房。

乌云挡不住太阳升起,疫情阻不了春天的来临
今天,我们想要和大家讲的是徐刘媛一个“春暖花开”的故事。


中国移动

18:35
67%


微信(135)
阳新妈妈


孩子,今天工作辛苦吗?生活上还缺什么?尽管说,我给你送过来。



江苏南通“女儿”与湖北阳新“妈妈”
这段母女缘分,
还得从一次“失之交臂”谈起。
1
3月20日,对家住黄石市阳新县的庞女士来说,着实不是一个“好日子”——因为她错过了江苏援助阳新医疗队的欢送仪式。
庞女士的儿子段琦在南通瑞慈医院的急诊科工作,前几天,得知儿子也有同事在阳新县人民医院支援时,庞女士和儿子说,自己一定要找机会去看看这个南通姑娘。
注:徐刘媛在抗疫前线
庞女士的家距离医疗队员们居住的三江大酒店步行只要10分钟,但因为疫情管控不能出小区,庞女士却始终没能和自己心心念念的南通“女儿”徐刘媛相见。
19日晚上在家看电视新闻,得知队员们第二天上午就要离开,庞女士着急了,“既然阳新这两天已经解封了,咱们出门也没关系,我们去酒店给小徐他们送行!”第二天早上9点,她和爱人步行到酒店,却发现仪式结束,队员们已经在回程的路上了。
2
阴差阳错,她和南通“女儿”终得见
当时,庞女士和爱人心里很不是滋味,她给刚下夜班的儿子打了个电话,倾诉自己错过见面机会的懊恼,没想到却收获了意外的“惊喜”。“徐刘媛没跟这批队员一起走,她还留守在阳新呢。”从儿子口中得知这个消息后,庞女士别提有多高兴了。
“不知道他们哪天要走,我今天一定要去看看她,不能再留下遗憾了!”对于父母的决定,段琦很支持,他主动向二老提供了徐刘媛的电话号码,并打听到了她当天的下班时间,还让徐刘媛要好的同事先给她微信留言,说明了其父母的来意。
由于徐刘媛当天上的是早上8点到中午12点的班,考虑到她下班还得吃饭洗澡,二老先折回去买了好些水果,然后早早守在酒店,直到下午2点才给徐刘媛打了个电话,最终,他们如愿见上了一面。
3
今年2月24日抵达黄石后,南通医疗队的三名队员被分配到黄石阳新县人民医院,其中一名队员就是南通瑞慈医院ICU护师徐刘媛。
巧的是,徐刘媛所在的南通瑞慈医院的一名同事段琦就是黄石阳新县人。得知家乡疫情之后,身为急诊科医生的他主动请缨、奔赴一线,但未能如愿。
注:南通“女儿”与阳新“爸妈”全家福
“因为工作的特殊性,段琦他几年才能回阳新过一次年,今年想回来又让疫情耽搁了。我们有时候也会去南通看他,所以对于南通这座城市,我们有着不一般的感情。得知南通也派人来支援阳新,我真是非常激动。看到徐刘媛,我更感觉特别亲切,就跟看到女儿回来过年了一样。”庞女士表示,她很感谢支援阳新的南通医护人员的付出,作为阳新人,也作为年轻医疗队员们父母辈的人,她想对孩子们亲口说声“谢谢”。
4
“吃得好不好?住得怎么样?工作辛不辛苦?”20日下午,踏出酒店,面对“庞妈妈”的嘘寒问暖,徐刘媛感动得说不出话来。
注:徐刘媛在抗疫前线与瑞慈家人们报平安
“真的感觉两位老人把我当成自家闺女看待,虽然是第一次见面,却完全不觉得陌生。好像真的是自己的爸爸、妈妈来看我一样,很想和他们谈谈心,说说家常话。”虽然只是匆匆一面,庞女士和爱人的到来却给了徐刘媛极大的温暖和安慰。两位老人还亲切地挽着她的手,和她开心地合影留念。

“虽然不能和大家一起撤退,但看到他们离开时的照片和视频,黄石人民真挚的热情深深地震撼到了我。我一定会尽我所能,站好最后一班岗!”电话采访中,这位“90后”美小护的声音铿锵有力。
注:由于工作突出,3月18日,阳新县委、县政府授予徐刘媛“抗疫标兵”光荣称号。



徐刘媛,是一个倔强的姑娘,总是报喜不报忧。
在阳新工作时,还是眼尖的同事从她传回的照片里发现桌上的抗过敏药——“开瑞坦”。我们这才知道,她因为每天长时间穿着防护服,被捂出了一身的湿疹。

大道随行,不忘本心,
待山河如初,我们接你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