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癌”色变,在普通人概念里,如果发现身边有人罹患肿瘤,心里总不免觉得那是离死亡不远了。然而你知道吗,随着医学发展和各种治疗方式的进步,即便是肿瘤晚期,依然有治疗希望,切勿轻言放弃。
市民张大伯今年53岁,三年前因罹患食管癌在外院进行了手术,半年前,他无意中发现自己左侧脖子根部长出了一个肿块,有银杏仁那么大,也没当回事。哪知道,短短几个月间,肿块越长越大,不仅脖子不能活动,左手臂也越来越麻木,抬不起来。
之后,张大伯辗转多家医院就诊,均被告知治疗难度太大,没有解决办法。之后,他抱着最后一线希望,来到了南通大学附属瑞慈医院上海肿瘤中心姚阳主任的门诊。幸运的是,在瑞慈医院肿瘤医护团队的精心照料下,张大伯终于迎来转机。

据张大伯的主治医生,瑞慈上海肿瘤中心肿瘤内科徐红新主任介绍,食管癌转移导致皮下的巨大肿块,这种情况临床上很少见。来院就诊时,张大伯的肿块直径已经达到了9厘米,颈部的皮肤随时可能被撑破,导致后期的难以愈合,如果肿块侵犯到了大动脉,则可能引起大出血进而危及生命。医院为其组织了全院多学科会诊,结合检查结果认为肿块的基底太大,无法通过外科手术治疗解决问题,只能通过肿瘤内科治疗来控制病情进展。

要开展治疗,最迫在眉睫的就是要先通过穿刺活检确定肿块的成因。“这个肿块的穿刺难度很大,因为肿块特别大,张力特别高,如果穿刺处理不当,会导致肿瘤破溃,对患者的后期愈合带来不可预测的影响。肿块里坏死液很多,如果没有穿刺到实质部位,就是既承担了极大的风险又做了无用功。
因此,我们结合了患者详细的检查,包括PET-CT等,选择好穿刺部位,之后进行了CT引导下穿刺。”徐主任说,最终病理结果确诊,张大伯的颈部肿块是食管鳞癌转移导致。

之后,姚阳主任等上海专家和瑞慈肿瘤专家共同为张大伯制定了一套个体化的抗肿瘤方案。“无论哪一种治疗方式,都有其局限性,所以目前肿瘤的治疗越来越强调综合治疗的重要性,即使是同一个患者,不同的时期也要采取不同的治疗方式。针对这名患者的情况,我们采用了化疗和放疗结合的方式,取得了很好的疗效,” 徐主任表示。
张大伯3月20日开始进行第一次的综合治疗,全身化疗,同时辅以护胃、护肝、调节免疫、补液水化等处理,降低肿瘤张力,之后进行放疗,五次放疗后,张大伯就明显感觉上肢麻木的情况减轻,颈部包块也有点缩小了。
目前,经过两个多月的治疗,颈部肿块几乎完全消退。医生目前正在为他调整治疗方案,控制肿瘤进展,尽量延长生存时间。对于肿瘤中心的帮助,张大伯一家十分感激,特意给医护人员们送上了一面锦旗。


瑞慈上海肿瘤中心
肿瘤内科主任
门诊时间:每周一
随着肿瘤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新的治疗手段的出现,即使是肿瘤晚期,也依然可以通过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改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对于晚期患者来说,消灭肿瘤已经不是治疗的目的,即便不能改变生命的长度,只要能让患者更有尊严地生活,这样的治疗就是有价值的。

瑞慈上海肿瘤中心
瑞慈上海肿瘤中心是南通瑞慈医院接轨上海优质医疗、推动沪通医疗融合的重大举措,成立“瑞慈肿瘤中心博导工作站”,专家团队常驻瑞慈医院为当地患者提供上海同城化医疗服务,开展包括医疗服务、学科建设、学术交流、肿瘤防治研究等方面工作,为提升南通地区肿瘤防治水平而努力。上海肿瘤名医每周驻南通瑞慈医院,让本地患者足不出通享受一流诊疗服务。
2020年6月专家门诊详情
瑞慈上海肿瘤中心
上海专家门诊排班

专家专长
瑞慈上海肿瘤中心
本院专家门诊排班

↑↑↑点击上方图片,可放大查看
上海肿瘤专家介绍




本院肿瘤专家介绍





大型肿瘤检查&治疗设备
伽马刀

GE 256C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