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
最近有一本名叫《在人间:肿瘤科女医生亲历记录》的新书上市,豆瓣评分8.7,得到了读者们的一致好评。《在人间》是一本由17位肿瘤科女医生共同写成的书,里面承载的是她们从医以来的宝贵经历。她们用质朴真实的语言,讲述着肿瘤科病房里的人间百态。在南通瑞慈肿瘤医院也有一位特别的肿瘤科女医生,让我们一起走进肿瘤内科副主任医师杨洪娟的内心世界,感受一下这一位肿瘤科女医生的人生经历。

图片来自网络
最近一个16岁孩子的离开让杨主任情绪低落,因为杨主任的另外一个身份是一个16岁女孩的妈妈。那个男孩,因为横纹肌肉瘤住进了瑞慈肿瘤医院,这是一个贴心且温暖的孩子。几经周折,他做完了所有的化放疗,开开心心地回家,结果因为不注意,导致颅内感染,高烧不退,一发不可收拾。在ICU抢救几天后,这个孩子永远的离开了这个世界。杨主任特别伤心,在这个孩子治疗过程中,她付出了很多心力。作为一个从业十几年的肿瘤科的医生,杨主任知道自己的情绪应该得以控制,但她感同身受,她了解孩子父母内心的崩溃。
无数个这样的病例,无一不倾注着医生的心血。肿瘤内科的病人,尤其是晚期病人,病情很复杂,各种治疗,各种检查,资料非常多,要一点点与家属沟通。很多时候,患者家属并不能一下子听明白,这个时候需要医生反复解释,有时候接待一个病人及其家属,就说的口干舌燥。杨主任说,患者和家人抱着最后一线希望,坐在你面前,即使是明显没有化疗价值的病人,也要和患者家属交心聊一聊,指导他们如何做下一步安排,尽可能有质量地生活。对待病人的关心还体现在每天的查房,杨主任总是主动去和病人聊聊天,安慰一下,表扬一下,病人说手感觉不舒服,就会去握一握他的手;病人说肚子不舒服,会去摸一摸他的肚子。在病人眼里,医生的每一个动作、眼神,每一句话都是很重要的。杨主任说,我知道病人需要安慰,需要被关注,这些都是一个应尽的职责。

杨主任和那个孩子妈妈的微信沟通~
有这样一件有趣的事情:美国一家报社曾举办过一次主题为“在这个世界上谁最快乐”的有奖征文活动,最终居首位的是“历尽风险开刀后,终于挽救了危急患者生命的医生”,当病人终于康复时,医生得到的是一种“爱情爆发般的幸福感”。肿瘤医生,尤其是肿瘤女医生可能对于这种感受更深。杨主任说,大众普遍觉得肿瘤医生幸福度低,天天面对死亡,但事实上并非如此,每一天在肿瘤科都能发掘幸福,感受到付出得到回报。
曾有一个患者,在当地一家大型医院肿瘤科就医,检查的影像显示肺占位,多次化疗后,一点效果也没有。三个月后,患者的情况已经非常糟糕,医生建议家人带患者回家。家人犹豫再三,觉得还是不能放弃,听说瑞慈肿瘤医院的肿瘤内科有几医术不错的医生,想着最后再搏一搏。患者很快被送入瑞慈肿瘤医院,由杨主任接手。杨主任研究了患者的病史,觉得有些疑问,立刻请几个科室的专家会诊,大家最后得出的结论是患者不是肺癌而是多发性骨髓瘤,建议往这个方向治疗。戏剧性的一幕发生了,患者奇迹般的恢复意识,慢慢恢复精神,且多活了近4年。这对于患者及其家人来说是非常宝贵的4年。这样的例子很多,杨主任说,这些病例都是让人感到幸福的事,是一种爱的收获。不放弃,坚持,熬过去,其他的事,命运自会安排。

杨主任正在查房,询问患者情况~
杨主任是一个实实在在的东北农村大妞,为了改变自己的命运,她一直努力学习。本科毕业以后,她考上了研究生,阴差阳错,没有被心仪的大学录取,调剂到了南通大学医学院。因为调剂的关系,需要自费。杨主任读完本科以后,父母希望她出去工作,减轻家里的负担。但是她特别想学习,在她的坚持下,总算磕磕碰碰入学了。但是,上了一段时间后,迫于经济压力,年轻的杨主任决定退学,尽快投入工作。帮他办退学手续的研究生处处长是一位和蔼可亲的老师,也是杨主任的东北老乡,她听说了杨主任的经历后,劝说她不要放弃学业。在这位老师帮助下,杨主任勤工俭学,通过助学贷款,顺利完成了学业。杨主任说,在整个研究生求学过程中,很多人给予她帮忙。这是一种对他人的爱的付出,她想把这种无私的爱传递给需要帮助的人,尤其是患者。工作以后,杨主任说,总有一个声音在督促她,好好为病人服务,就如当年那些老师、同学帮助她一样。
能帮一把就帮一把,这是杨主任给自己定的待人准则。去年有一个东北老乡住进了一医院,是一个特别讨人喜欢的姑娘。因为姑娘在化疗期间,经常出现发热、咳嗽的情况,杨主任一有时间就会看望她。听说她家经济情况不好,在南通就医,回老家只能报销20%。杨主任特意咨询了医院医保办的同事,了解到在南通办理暂住证可以多报一倍,原本工作就很忙的杨主任特意抽出时间带着姑娘的家属去街道办理暂住证。事后,姑娘和她的家属特别感动,在异乡求医诸多不便,但是杨主任用她的真诚温暖了她的心,给予她对抗病魔的勇气。

图片来自网络
结语
“女医生”是一个有温度的的名词,她们以女性特有的温暖、感性,安抚着患者的不安;以高超的医术,缓解患者的病痛。她们如“女巨人”般,身兼多重职责,不敢轻言放弃,以柔弱之躯,承生命之重,用誓言传承使命,用坚守诠释初心。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