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22日,南通瑞慈医院护士袁李倩在抗疫一线迎来了自己三十岁生日。因为疫情,近一个月来,她化身“大白”,坚守在长青沙一隔离点,这个生日,注定无法和家人共度。其他小伙伴得知后,自发组织,悄悄策划,用一个简单但不平凡的仪式为袁李倩庆生。
隔离点不隔爱,
有坚守也有温情!
早上6点半,所有医护人员提前到达更衣室,换上一套套被精心“设计”过的干净防护服。毫无准备的袁李倩来到更衣室前,一场意外惊喜即将上演。


“只因一身白衣,抗疫不让须眉。你的生日,我们记得!我们也是你的家人,你在这里,有人疼,有人爱,有人在乎。我们很荣幸能与你一起并肩战斗,我们也将一起继续战斗下去,直至战胜疫情,春暖花开。”点位长许士杰当起司仪,手持扩音喇叭,传达着大家的心声。
“抗疫很苦,有你很甜!”“今天你休息,我们穿白衣,让我们来守护你。”“管他几岁,生日万岁!”“白衣执甲,巾帼最佳!”防护服上一句句爱的“告白”,朴素却真挚,让袁李倩泪湿了眼眶,三盒代表三十岁的方便面又让她忍不住破涕为笑。


而最让她感动的是,在这样艰苦而忙碌的条件下,大家为了给她制造浪漫,营造仪式感,花了很多心思。医生张洪炜和隔离点唯一的男护朱泽鹏前一天中午休息时特意在隔离点的草地里搜罗了野花,给她编了顶花环。为了照顾她这个寿星,大家主动分担工作,“强迫”她休息一天。院领导、同事们和家人特意录制短视频,为她送上生日“云祝福”。
不负一身白衣,
他们用心守候!
长青沙隔离点最多的时候有约360名隔离人员,在疫情形势严峻,人员紧缺的客观条件下,瑞慈医院派驻该点的8名医护人员,不仅要做好专业的医学观察工作,还和隔离点的其他工作人员一道,扮演起了“快递员”、“生活管家”和“心理疏导员”等角色,只为把抗疫工作做好,为隔离群众分忧。

△图为:凌晨接收新一批隔离人员。
每天,他们不仅要按规定完成一日三次消杀、鼻咽拭子交替核酸检测、环境采样、医护物资及时配备、医废处置,还要做好隔离群众的配餐、中药宣传和推广、生活物资保障、矛盾纠纷处理、心理疏导,以及隔离人员接收和送回、信息登记、解除隔离确认、填写数据报表、及时上报信息等工作。

△图为:穿着防护服爬楼梯将采样试剂和物资搬上5楼,完成一栋楼的核酸采样后,医护人员体力透支,在路边休息片刻。
隔离学生在隔离期间需要网课学习,隔离点的工作人员穿着厚厚的防护服,在对桌椅消杀后,把61张桌椅一层层楼,徒步搬到了房间;有隔离人员带着21个月的婴儿,工作人员为其购买尿不湿、奶粉等用品,还为其准备无盐无油的婴儿食品;有老人肠胃不好,日常饮食大家总是特别留意……
不忘医者之责,
护佑群众健康!
长青沙隔离点还专门将70岁以上老人、慢性疾病患者、身体不适人群列入重点监护对象名单,每日重点询问和检查身体状况,登记《重点对象监护台账》,符合送医就诊的立刻汇报点位长,第一时间联系120就医。同时医护人员进行了24小时排班,一旦有人出现突发情况,无论多晚,随叫随到。
截至4月22日,该隔离点已陆续接待了700多名群众,对45名重点对象进行医学监护,其中3人及时送120就诊,未出现一例误诊及病情延误情况。隔离点的医护人员们不负一身白衣,将“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的医院宗旨升华为“全心全意为隔离人员服务”,全力守护着隔离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图为:隔离学生解除隔离前,就地取材,给隔离点工作人员们留下一张张感谢字条。
众志成城,
我们终将战胜疫情!
本轮疫情以来,南通瑞慈医院的医务工作者们始终冲锋在抗疫最前线,全民核酸采样点、隔离点、高速路口、支援省内外医疗队,处处都有瑞慈人的身影。

△图为:院领导及职能部门代表前往隔离点慰问
不甘人后的他们,即使出现了身体不适,也常常咬牙忍耐,坚强到让人心疼。而这场全民攻坚战中,各行各业都有太多像他们一样默默付出、不求回报的人。众志成城,守望相助,团结汇聚不竭的力量,我们平安相聚的那一天,指日可待!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