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天气寒冷,是脑出血患者的高发季节。因为气候干燥、早中晚温差较大,容易诱发脑出血。近日,瑞慈医院神经内科脑出血患者呈明显上升趋势。
脑出血又称脑溢血,是指非外伤性脑实质内的自发性出血,病因多样,绝大多数是高血压小动脉硬化的血管破裂引起。高血压患者约有1/3的机会发生脑出血。同时,脑出血是中老年人常见的急性脑血管病,病死率和致残率都很高。
引起脑出血的原因:
1.主要与高血压相关。
2.除高血压患者外,在临床上比较多见于老年人。此外,还与所用药物有关系,如有些人房颤吃着抗血小板药的情况下血压控制不良,或者有血液系统疾病,如血小板减少,凝血功能障碍等。
3.肝硬化或酒精肝等疾病的诱发也可以引起脑出血。
脑出血与季节有关:
通常情况下,夏季梗死脑血栓患者较多,而在冬季特别是气温降低时,脑出血患者要多一些。而脑出血与血压波动是息息相关的。有些患者夏天服用降血压药物能够很好的控制高血压,可是到了冬天却效果不佳,这时候可以遵医嘱加药量。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定期检查,以降低及稳定血压。
脑出血的症状有哪些?
1.颅内出血脑压增高,病人会出现恶心、呕吐,出血量大、意识障碍、意识丧失。
2.另一部分脑出血引起脑局部组织损害,出现体征。比如右侧的半球出血以后,往往出现左侧肢体的麻木或者偏瘫。
3.要注意脑出血头痛、呕吐和一般疾病的区别。如果临床上没有肢体的问题,仅仅是一个剧烈的头疼呕吐,这时和偏头疼比较难鉴别。如果病人主诉突然爆裂样的疼,然后伴有频繁的呕吐,这时查体病人可能出现脑膜刺激症。临床可以通过CT进行鉴别诊断。
如果真有家人脑出血,在往医院送的时候该注意什么?
如果家人出现剧烈头晕、呕吐、偏瘫,这时考虑到脑出血,让病人侧卧。尽量选择救护车将其送往医院,以防路途中发生特殊情况。
正常人怎样预防脑出血?
非高血压原因的脑出血,在没有吃抗凝药相关的药物、没有血液系统、肝脏相关疾病的情况下,相对年轻的淀粉样变性,这些风险都不大。而跟高血压相关的脑出血,要定时吃降压药,必要时进行动态血压监测。血压控制在达标范围,一般小于140/90,相对脑出血几率比较低。
瑞慈医院神经内科张家和主任提醒患者朋友尤其是老年朋友要做好各项预防工作,如出现剧烈的后侧头痛、运动感觉障碍、眩晕或晕厥、鼻出血、视物模糊等可能是脑出血前兆,应及时到医院检查。
瑞慈医院神经内科专家门诊时间:
周一至周六全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