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是世界帕金森病日。随着我市老龄化进程的加速,帕金森患者逐年增加,帕金森病也成为继“心脑血管疾病”和“阿尔兹海默症”之后,严重威胁老年人身心健康的又一大杀手。
在这个特殊的节日到来之际,南通瑞慈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赵丽提醒:该病起病隐匿,早期往往容易被患者忽视或误认为其他病,从而错过最佳治疗时机,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赵丽 副主任医师
● 专家介绍
神经内科主任助理,硕士,从事临床工作近20年,先后师从解放军总医院、上海华山医院多位教授,在神经重症、脑血管病、神经变性病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帕金森病、脑血管病、癫痫、重症肌无力、脑炎、头痛、头晕、失眠等。
● 专病门诊时间:每周三上午

帕金森病又称震颤麻痹,是常见于老年人的神经系统变性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中国65岁以上人群帕金森病的发病率为1.7%,而80岁以上老年人帕金森病的发病率则高达4%。
如何才能尽早发现帕金森病的“蛛丝马迹”,化被动为主动呢?赵丽介绍,帕金森有四个典型的运动障碍特征。
01
第一也是最主要的诊断依据之一,就是日常活动减慢,不能做精细动作,刷牙、洗脸、剃胡子、系扣子系鞋带、打鸡蛋这些平时都能轻松完成的小动作,忽然变得困难了起来,“比如,正在写着一行字,字却越写越小。”

02
“抖”,患上帕金森病以后,大部分患者都会首先出现单侧肢体的不自觉抖动,逐渐发展到双侧肢体。赵丽解释,专业术语叫“静止性震颤”,患者静止状态下头颈、上下肢、口舌不由自主地抖动,抖动的幅度很小,就像在不停地搓着丸子,入睡时抖动的症状又会消失。

03
患者身体甚至脸部都渐渐变得僵硬,失去了表情和往日的神采,行走过程中手臂也不怎么跟着摆动。

04
姿势平衡障碍,身体前屈、走路和转身困难,“如走路时急促小步地向前冲,不能及时停步。”

赵丽介绍,血、唾液、脑脊液等常规检查无法发现异常,仅有少数患者中可以发现血DNA基因突变。早期的帕金森病并没有特征性脑结构异常,因而现在常用的CT、MRI检查,也都仅能用来排除其他疾病。
分子影像如PET-CT或SPECT检查在帕金森早期甚至亚临床期即能显示异常,有较高诊断价值,但仅有少数医院开展该项技术。
目前,医生多数情况下需要根据自己的临床经验积累,结合患者详细的病史和体格检查来进行确诊,有时候会借助试验性药物治疗来进行判断。
南通瑞慈医院已开设了“帕金森专病门诊”,出诊医生经验相对更为丰富,能够帮助患者更快明确病情,实现早诊早治。
值得一提的是,帕金森病是一种症状会逐渐加重的慢性病。目前虽然需要终身服药无法治愈,但通过早识别、早诊断,根据个体情况选用合理规范的治疗方法,可以有效控制症状,改善生活质量,延缓疾病进展。
赵丽提醒广大子女,当家中老人出现静止时震颤、动作缓慢笨拙、主动动作减少、走路细碎步、慌张步态、前冲步态、起步困难时,应尽早前往专业医疗机构明确诊断。
●9步自测帕金森风险 ●
目前国际上比较通用的是帕金森病筛查问卷,由9个问题组成,大家可以问自己以下这9个问题,每个问题如果回答“是”就计1分。
● 你从椅子上起立有困难吗?
● 你写的字和以前相比是不是变小了?
● 有没有人说你的声音和以前相比变小了?
● 你走路容易跌倒吗?
● 你的脚有时突然像粘在地上一样抬不起来吗?
● 你的面部表情是不是没有以前那么丰富?
● 你的胳膊或者腿颤抖吗?
● 你自己系扣子困难吗?
● 你走路时是不是脚拖着地走小步?
如果超过3分,一定要引起重视,建议到医院的帕金森专病门诊做进一步检查及诊断,早发现,才能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