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2日中午,瑞慈医院心内科郭艾武主任在自己的朋友圈里发了这样一条微信:今天上午做了个小先心手术,小姑娘上台前谁抱都哭个不停,看到这个爹爹(爷爷),非要爹爹抱,爹爹抱了真的不哭了。
随状态附着一张同事拍的照片,照片里,郭主任穿着手术衣怀抱着一个小女孩,脸上有着慈爱的笑。孩子小小的身体缩在病号服里,此刻安静地看着镜头,一只小手环着郭主任的脖子,脸上还未褪去的红色出卖了她,这是她此前哭闹不止的“罪证”。照片的角落里,是麻醉师在悄悄给她打麻药。这条状态,收获了无数的点赞。
事后,郭主任告诉我们,小姑娘今年4岁,来自海安,半月前的一次体检发现心脏杂音,进一步检查确诊为先天性心脏病动脉导管未闭(PDA),后来到我院心内科就诊寻求进一步的治疗,并在当天上午实施介入封堵手术。没有了爸爸妈妈的陪伴,独自待在心内科导管室内,面对陌生的叔叔阿姨们,孩子哭闹不止,谁都哄不住,术前准备工作也因此受阻。结果郭主任一出现,孩子却主动说要这个爷爷抱。被这个“慈眉善目”的爷爷抱着,孩子果真不哭了,一点关爱成了最好的安慰剂。
郭艾武主任多年的老朋友,一位名叫凯歌的诗人留言说,医生和病人应该是一对用生命对话的有缘人。好医生是社会的瑰宝,更是人类文明的明灯。小编想说,向奋斗在医院每一个角落,以慈心,以妙手,治愈着普罗大众的医护人员们致敬,也愿辛勤奉献的他们,能够被全世界温柔对待。
在此,也献上诗人凯歌为这则感人小故事所做的一首诗——
《心·缘》
把生命的幼小呈现在
一个冰冷陌生的手术台
惧怕,心的惧怕
无助,心的无助
如果哭泣也是一种语言
只有您早懂了我的心声
白天黑夜,读我稚嫩的心
一遍,一遍,又一遍
何为缘?痛苦止于长者的拥抱
何为爱?茁壮始于妙手的巧搭
今天,以珍爱的名义完成生命的雕琢
我是你的杰作,怀一颗感恩的心
向美好的前程奔赴,目送
有您最慈爱,最深远的眼神
题外话:据郭主任介绍,因为越来越完善的孕期检查,先天性心脏病患儿近年来大幅减少,类似这位海安小姑娘一样需要介入封堵手术治疗的孩子,瑞慈心内科每年会遇到十多例。这种先心病介入封堵手术,主要适用于PDA、房间隔缺损及部分室间隔缺损不合并其他需手术矫正的患儿。同时郭主任也指出,PDA无合并其他心血管畸形,宜尽早治疗,效果佳,若病情逐渐发展到重度肺动脉高压,则丧失手术机会。目前PDA治疗已首选介入封堵术,逐步取代外科手术,该术式为微创,无需全麻和体外循环,创伤小恢复快,一般术后两、三天就能出院,对孩子的生长发育没有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