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10月3日为第8个世界造口日,主题为“不同的故事,同样的心声”。手术“造口”虽然挽救了患者的生命,但这小小的“造口”,却也给他们带去很大的困扰。10月10日上午,瑞慈医院普外科举办了“学习、分享、交流”为主题的造口人联谊活动,建立起一个互帮互助的大家庭。
造口是指针对直肠、膀胱病变(如直肠癌、膀胱癌、肠梗阻等)的病患,为了保住患者的生命,手术切除病变的部位,然后将肠管的一端引出到体表,人工制造一个“排泄口”,使肠道或泌尿道排泄物输出,达到行肠道减压、减轻梗阻、保护远端肠管的吻合或损伤,促进肠道、泌尿道疾病的痊愈。医学上称这类患者为“造口人”,这类患者在出院以后将需要在造口处粘贴一个袋子来装排泄物,专业造口治疗师的指导以及日常生活中的正确护理对他们来说至关重要。近年来,由于饮食习惯改变等因素,大肠癌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全国每年新增造口病人10万以上,造口术后发生的远期并发症达造口总人数的30%,南通市每年各大医院接受造口术的总人数就超过200人,而现有造口治疗师的数量与造口病人的数量比例仍严重失调。
为了增进“造口人”之间的沟通,帮助他们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瑞慈医院普外科护士长、国际造口治疗师张晓琴发起了这项联谊活动,今年举办的是第二期。为了使“造口人”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帮助,瑞慈医院普外科还成立了造口志愿者服务队,服务队里的医护人员,每个人都将自己的电话公布,使造口人在日常生活中遇到困难,都能够第一时间与医护人员取得联系,及时解决问题。
此次活动,共有20余位”造口人“在家人的陪同下前来参加,不少人来自县区。路程最远的张阿姨,从如东洋口赶来。去年的联谊会让她跟一位海门阿姨成了好朋友,虽然平时仅靠电话联络,但是互相间的鼓励支持却让两人结下了深厚的“革命”情谊。张阿姨激动地说:“这么有意义的活动再远也要来参加,学习到了很多造口护理的知识,更结交了朋友,在这里找到了集体。”
张晓琴护士长一直强调,“造口人”不是病人,并鼓励每个人都积极乐观,造口手术对患者身心创伤可能远胜于疾病本身,作为社会上的特殊群体,她希望全社会能对“造口人”多一些关心和支持。
瑞慈医院造口伤口护理门诊2012年开诊,该门诊由获得世界造口治疗师协会认证的国际造口、伤口治疗师,我院普外科护士长张小琴出诊。该门诊专门针对各类慢性伤口、造口及大小便失禁的患者,提供专业的护理、治疗及指导。出诊时间为每周一上午,周三、五下午,造口伤口护理诊室位于我院门诊大楼二楼外科诊区。
造口伤口护理门诊,用专业的护理治疗,帮助患者解决造口护理技术问题,解除患者的病痛和心理压力,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使患者重归社会、正常生活。
南通瑞慈医院造口师介绍:张小琴 副主任护师、普外科护士长,从事外科护理20余年。自2007年以来一直致力于伤口、造口的学习和钻研,先后20多次参加全国和省市的培训班学习,在临床上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引进新技术六项,得到了广大患者和同行的好评。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10余篇,2012年4月至7月在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国际造口学校系统学习造口、伤口、失禁护理,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获得WCET学校颁发的国际造口治疗师证书。
联系电话:18962985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