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护士快来!


患者家属

美小护

怎么了,出什么急事了?
快看,我妈的输液管中有气泡!!!


患者家属


......
在病房,常常听到上面这样的对话,当护士以为发生紧急情况匆匆赶过去时,发现只是输液管中有一个小小的气泡。输液管中的气泡,到底有没有那么恐怖呢,一起来看看!

静脉输液原理大科普

静脉输液是利用液体静压与大气压的物理原理,使液体输入到我们静脉内的。输液时,滴斗上方会有一个短的分叉管,它是通过滤膜透气来保持药瓶内外压力平衡的,不然药瓶内的药水是不可能滴下来的(塑料药袋除外)。每一滴药水滴下时,都会有一股空气泡通过它上蹿到药瓶内。当然,我们的静脉也是有一定压力的,只有当外部压力(空气+药水)>静脉压力时,药水才会被输进静脉内。

液体输完了真的会进气体吗?

输液时,我们通常都是采用坐位或者平卧位。这两种体位,都会让静脉始终保持着一定的压力。当药水输完后,由于外部压力<静脉压力,静脉内的血液会被压到输液管内,出现回血现象。因此输完液后,短时间内几乎是不可能输进空气的。
再者,在输液管小滑轮调节器的下方,输液管连接针头的位置,有一个凸起的圆形小部件--滤网。它可以起到阻挡的作用,一方面可以过滤药水中可能含有的杂质,另一方面也可以防止大量空气自由通过。所以在输完液后,如果忘记换药或拔针,你应该担心的不是空气钻进到你的血管里,而是血液回流。
在眼看着药水就要输完的时候,如果还不见护士来,应该及时把滑轮调节器关掉等着就可以了。当然,如果是需要换药,最好不要让滴斗里的药水滴完。因为滴斗里药水滴完了,护士换药之前还得先把输液管里的空气排出,以免出现空气针(这才是最危险的)。

输液时的“滴空现象”

在临床输液过程中,“滴空”现象时有发生,这时患者会看到大段空气进入下段输液管,以为马上要进入体内了,不免紧张。其实因为静脉压与大气压持平,输液管内至少还保留有20厘米左右的液柱,这段液柱,如果没有外界压力,是不会进入患者体内的。

气泡会致死吗?

事实上,临床中,除了大段的空气,还有输液中的小气泡也会引起患者的恐慌,大多数病人都会认为只要空气进入到血管中,就会引起身体不适甚至死亡。而实际情况是怎样的呢?
首先,少量的空气进入血管内,很快会被血管内的血流冲击变成更小的气泡,并经血液循环分散到肺小动脉,最后经毛细血管吸收,所以不会对人体造成危害。只有大于5毫升的大段空气进入体内,人体才有可能发生生命危险。
温馨提示:输液过程中,滴速千万别乱调
输液速度是根据药物特点和人承受能力设置的。有的药物可以快速滴,效果还会更好;而有的药物必须慢滴不可(快滴的药如甘露纯,慢滴的如氯化钾,氨茶碱等)。
输液时,不要根据自己心情调节滴液的速度,快慢还是要严格遵从医嘱,以免带来隐患。

上海名院名医瑞慈服务中心
汇聚28家上海三甲医院专家,方便、省钱、高效、优质,医院门诊、院内会诊、远程视频门诊、上海转诊绿色通道一站式服务中心。
咨询预约热线:85969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