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目前是一类具有高发生率、高致残率、高致死率、高复发率的疾病,给患者、家庭、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一位80岁的患者突发左侧肢体不能活动,言语不能,两小时后到达瑞慈急诊。“急诊收治一例急性卒中患者,需要立即抢救。”接诊后,急诊科施主任初步判断患者为脑卒中,并立即通知卒中抢救小组,启动抢救流程。经过检查化验和医师病情评估,初步判断患者右侧颈内动脉闭塞,随时有生命危险。张骐主任立即率领神经内科卒中小组为患者进行了静脉溶栓治疗。
静脉溶栓治疗后,患者血管未能开通,经与家属沟通,张骐主任决定对患者行紧急全脑血管造影+机械取栓。神经内科卒中小组当即会同神经外科、介入科、麻醉科、影像科、导管室等相关科室组成的抢救团队共同为患者行机械取栓治疗。造影显示患者右侧颈内动脉起始段和右侧颈外动脉起始段均闭塞,抢救团队密切配合,熟练的将取栓支架置入血管取出栓塞斑块,两次取栓先后顺利完成,造影显示动脉已顺利开通。


从患者入院到抢救结束前后历经一小时,患者脱离生命危险,出院时言语清晰,肌力达到3级,恢复良好。机械取栓是目前比较先进的治疗方式,多项研究证实机械性取栓治疗能够明显改善大血管闭塞患者预后,降低致残和死亡率。脑血栓患者发病后的6小时内是溶栓和取栓治疗的黄金时间,动脉介入取栓治疗时间尽量不要超过24小时,在这段时间内及时介入治疗,疏通脑血管,就可以避免严重的脑血管后遗症的发生。

脑卒中的危害
对于卒中患者来说,时间就等于大脑。脑血流每中断一分钟,就会有190万个神经元死亡;中断5分钟,就会造成不可逆的神经功能损伤。时间就是大脑,时间就是生命,脑卒中的抢救必须争分夺秒。
脑卒中的识别
FAST识别法,即:F(Face):是否能够微笑?A(Arm):能否顺利举起双手? S(Speech):是否说话困难或语言含糊不清? T(Time):如果上述三项有一项存在,请确定发病时间并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
脑卒中的预防
控制高血压:高血压是最主要的发病因素,血压一般应控制在130/85mmHg。
控制血脂:尤其是低密度脂蛋白,高血压胆固醇是动脉粥样最重要的发病因素。
防治糖尿病:糖尿病是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
健康生活方式:戒烟限酒,适量运动。
卫生饮食:低盐、低脂,控制体重,适量进食蔬菜水果以及补充钾、镁离子。
抗血小板治疗: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是缺血性卒中二级预防的有效药物。
保持情绪乐观,心理健康,也是重要的预防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