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严重变形,驼背已经将近90度,腹部仿佛消失一般深凹进体内,无法平躺。7月上旬,南通瑞慈医院普外科为这样一位特殊患者实施了腹腔镜下胆囊切除和胆总管切开取石手术,与常规的平躺手术不同,患者全程用坐姿完成了手术。
特殊的身体条件
让一个常规手术难度大升级
因为多年的腰椎间盘突出,今年73岁的仇大妈脊柱变形,严重后凸侧弯,驼背已经将近90度,只能弯着腰走路,睡觉也不能平躺。而因为脊柱变形,体内脏器也受到不同程度挤压,腹部空间被折叠、压缩,深深凹进体内。近日,她又因为胆结石引发了梗阻性黄疸和急性胰腺炎,一直腹痛、呕吐,命悬一线。


麻烦的是,手术需要平躺,仇大妈的腹部又与常人有着很大不同,本是一个常规的手术因为她特殊的身体条件变得棘手,最初跑了几家医院,均被婉言谢绝,直到遇到南通瑞慈医院普外科这个“例外”。

“胆管结石是个良性疾病,又不是恶性肿瘤,不应该就这样轻言放弃。”谈及为什么愿意为仇大妈手术,瑞慈医院普外科常务副主任胡伟这样解释。
手术到底有多难
医生感叹“夹缝”中求生存
“整个腹部,深凹进体内,凹槽能塞进一个成人手掌,从正面看只有成人三横指空间,侧边只有两横指空间,无法进行开腹手术,只能选择腹腔镜。虽然只是普通的腹腔镜手术,因为手术体位难摆,手术器械可施展空间很小,却比单孔腹腔镜手术操作难度还要高,简直就是夹缝中求生存了。”提及手术,胡主任如此感叹。

虽然寥寥数语,其中凶险却远非如此简单。首先是麻醉插管,仇大妈属于困难气道,因为脊柱变形,仇大妈一侧肺部已经被严重挤压,气管严重偏移。所幸借助可视喉镜,麻醉插管顺利完成。麻醉科袁振飞副主任介绍说,正常的手术都是患者平躺,医生站着手术,腹腔镜从腹部正面开孔操作,仇大妈那天的手术,医生则最终另辟蹊径,从左下腹缝隙往右上腹做,主刀医生和患者都是“坐着”完成了手术。

腹腔镜手术需要通过向腹腔内注入二氧化碳气体膨胀腹腔,为手术创造操作空间,而仇大妈本身腹腔空间小,为了避免肺部损伤影响术后恢复,术中往腹腔内注入气体量很有限,手术视野暴露不佳,加上仇大妈因为脊柱变形,腹腔内脏器空间结构发生了改变,十分考验手术医生的专业技术。“本来大家都做好了术后要去ICU过渡的准备,结果比大家预想的都要好,患者术中术后情况都很平稳,直接回了普通病房,”袁主任回忆到。
仇大妈是幸运的,虽然家人都觉得手术十分困难,但仍然选择相信医生,医生虽然也无法预知手术结果,甚至做了最坏打算,却仍然没有放弃手术念头。医者仁心,医患互信,让更多的患者迎来生机。
科室风采
普通外科是南通瑞慈医院专科技术最全面的科室之一,科室目前以精准外科和快速康复医学为主要理念,肝胆、胃肠、甲乳亚专业学科建设为主要方向,以微创外科与内镜为重要平台,多学科联合诊治(MDT)为有力支撑,能安全成熟开展普外科各种超大型手术、复杂手术和常规手术。
南通瑞慈医院普外科专家门诊排班
张一心 主任医师
瑞慈医院副院长、普外科主任
门诊时间:每周二上午
胡伟 副主任医师
瑞慈普外科常务副主任
门诊时间:每周一全天
陈年进 主任医师
门诊时间:每周五全天
袁爱军 主任医师
门诊时间:每周二全天
陈春国 副主任医师
门诊时间:每周三全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