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人在做大手术后常常因害怕刀口疼痛或刀口裂开而不敢活动,有的人甚至几天内不敢翻身。而事实上病人手术后尽早下床活动有许多好处,对各脏器的功能恢复是积极有益的,可以促进机体功能的恢复,故病人手术后若无禁忌,应及早下地活动。
术后早期下床活动,具有以下优点:
1、离床活动能保持全身肌肉的正常张力,从而促进组织细胞的新陈代谢及血液循环,良好的血运能有效地将氧、营养物质、激素、电解质等带给组织细胞,并携走组织的代谢产物,保证各器官的生理功能。
2、腹部手术后常因为疼痛的影响使病人不敢咳嗽、咳痰,胸部活动减弱,加之平卧使呼吸道内的分泌物堆积在肺内,可引起肺炎,所以协助病人翻身,扶坐拍背以减少肺不张。如果能早期下床活动则不会发生这些情况。早期离床活动可以增加肺的通气量,有利于气管分泌物的排出,以减少肺部并发症的发生。
3、术后卧床血流缓慢,血液变得粘稠,红细胞容易凝集成血栓,堵塞下肢静脉血管,引起下肢肿胀疼痛等。术后早日离床,多做下肢活动,可促进血液循环,防止静脉血栓的发生。
4、手术后腹胀是由于肠道功能受到抑制,肠腔内积气过多所致。故而,早期离床活动能促进肠蠕动早日恢复,减少腹胀,增进食欲,促进排便通畅。
5、尿潴留是较常见的术后并发症,早期下床活动有利于病人排尿,防止尿潴留的发生。
6、可避免肢体肌肉废用性萎缩。
7、当然,早期下床活动要根据病人的耐受力适当进行,以不过累为度,而不是随意或无限制的活动,也不能以年龄为依据。有的病人年龄虽高,但生理功能良好,对手术的适应能力强,也可安排早离床。初次活动要注意病人的面色、呼吸、脉搏,由于身体虚弱,要防止摔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