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疸是由于血液中胆红素水平高而引起的皮肤,巩膜黄染。约90%的新生儿出生后迟早会出现深浅不一的黄疸。引起黄疸的原因很多且复杂,其中大多数是生理性的,少数为伴随其他疾病而出现的症状。若黄疸程度较重,治疗不及时,胆红素进入脑部,引起胆红素脑病(核黄疸),可危及生命或导致中枢神经系统永久性损害而留下智力落后,听力障碍等后遗症。
生理性黄疸
通常新生儿在出生两天后,就可以用肉眼看出皮肤有点黄,在3~5天到达高峰,7~10天多半就会消失,这时黄疸指数(血清胆红素值)一般不超过13mg/dL就属正常范围。
病理性黄疸
病理性黄疸的原因很多,足月儿跟早产儿的标准不尽相同,妈妈只要发现以下情况就要送医院观察了:
1)新生儿在出生24小时之内就发现黄疸,是“早发性黄疸”。
2)黄疸指数一下子升太高,一天增加5mg/dL以上,这种情况比较常见的是溶血型黄疸(妈妈和宝宝的血型不合)。
3)黄疸指数升得太高,大于 13mg/dL。
4)持续的时间太长,一般生理性黄疸持续的时间是7~10天,如果超过两个星期就要注意了。
黄疸儿的照顾
由于只要超过生理性黄疸的范围就是病理性黄疸,因此出院后对宝宝的观察非常重要。首先妈妈出院前,一定要先了解宝宝的皮肤黄到身体哪个部位,回家后再观察有无任何变化,如果愈来愈黄,黄的部位愈来愈多,就一定有问题,如果黄的部位慢慢消退,就可能不需要担心了。以下是黄疸儿居家照顾须知:
1、注意观察婴儿黄疸情况,发现以下情况及时去医院就诊:
A、新生儿黄疸持续时间较长,足月儿大于2周,早产儿大于4周,黄疸消退或减轻后又再出现或加重。
B、更换尿布时发现婴儿粪便颜色淡黄,发白甚至呈白陶土色或粪便变黑等,尿色变深或呈茶色,或者皮肤出现瘀斑,瘀点。
2、保持排便通畅,如婴儿排便困难,应及时就诊,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使用开塞露等通便,减轻黄疸。
3、由于低温,低血糖会加重黄疸,应避免受寒和饥饿。
新生儿科专家:江元宜
门诊时间:周三、周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