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骨折
骨折是指由于外伤或病理等原因致使骨质部分或完全断裂的一种疾病。骨折部位有局限性疼痛和压痛,局部肿胀和出现瘀斑,肢体功能部分或完全丧失,完全性骨折尚可出现肢体畸形及异常活动。为了确诊和进一步了解骨折部位,指导治疗,X线检查是必要的。骨折可分为闭合性和开放性两种,闭合性骨折多用手法复位、牵引、小夹板或石膏固定;开放性骨折多需进行清创术及钢板内固定等方法。
术前护理指导
1、抬高患肢,高于心脏水平15-20度,紧急手术者,积极做好术前准备。
2、做好备皮,如有伤口,术前应换药。重点观察患肢末梢血运、有无疼痛、麻木、肿胀、功能障碍等;患儿神志、面色、精神状况、生命体征变化、有无休克等。
术后护理指导
1、麻醉未清醒期予去枕平卧6小时,禁食水6小时,给予吸氧、心电监测,密切观察生命体征。
2、严密观察手术部位有无渗血,有渗血及时汇报医生。
3、术后应抬高患肢,观察远端血液循环情况,保持功能位置。
4、长期卧床患儿应多饮水,防止尿路感染。协助患儿变换体位,加强皮肤护理,避免发生褥疮及压伤。
5、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含钙质丰富的少刺激性食物。
6、早期卧床休息,自骨折复位固定后开始进行功能锻炼。
⑴骨折早期的功能锻炼:在伤后2周内,锻炼的方法是在关节不活动的情况下,主动地使肌肉收缩和舒张,以锻炼肌肉。锻炼上肢肌肉的方法是用力握拳和充分伸直以及活动踝关节、伸屈足趾。
⑵骨折中期的功能锻炼:伤后3-6周,此期可做较大幅度关节活动,但不利于骨折连接和稳定的活动,仍须限制。
⑶骨折后期的功能锻炼:6周后要通过全面的肌肉关节锻炼,逐步恢复肢体功能,对活动仍有不同程度障碍的关节和肌肉要继续锻炼。
⑷骨折后功能锻炼须循序渐进:功能锻炼活动范围由小到大,次数由少到多,活动强度以不感到剧烈疼痛为准。
儿童骨科专家:吕洪海
门诊时间:周一、周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