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虽然已经立秋
可最近的天气却难见“秋意”
度过了漫长的雨天
南通终于迎来了一波高温
太阳当空照
外头走上一圈
只有三个字能形容
“热化了”
很多人都认为心血管疾病多在冬天发生
到了夏天就终于可以“松口气了”
而实际上
夏季也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峰期

炎热天气心血管疾病缘何“高发”?

心血管疾病是一组心脏和血管疾患,是全球的头号死因,每年死于心血管疾病的人数多于任何其它死因。而夏天,一些日常不当消暑行为,往往很容易导致心血管疾病问题。
这些习惯,你中招了几个?
01
长呆空调房,易引发心脑血管疾病
炎热天气,很多人会长时间待在空调房中,但一出门到室外高温的环境中,温度的骤然变化易导致血管急剧收缩或扩张,引起血液循环障碍,从而引发心血管疾病。

建议:当天气闷热时,室内空调温度不宜太低,不要长时间待在空调房内,避免冷热交替。
02
大口喝水,易引发心梗
气温高,出汗多,容易渴,很多人端起杯子就大口喝水,然而喝水太快,水分快速进入血液,造成血容量增加,很容易加重心脏的负担。尤其是患有冠心病的人,会出现胸闷、气短等症状,严重者可能导致心肌梗死。

建议:喝水要少量且多次,且不能一次喝太多太快,每次喝100~150毫升。
03
运动后猛喝冷饮,易引起血压波动
炎热天气,有些人运动出汗后喜欢喝冷饮来降温。实际上在剧烈运动后,人心跳加速、毛细血管扩张,进而造成血压低、大脑供血不足。如果马上喝冷饮,会造成血管迅速收缩,心脏、大脑等脏器的耗氧量加剧,引起血压波动,严重的会引发猝死。

建议:剧烈运动后缓步走一走,平稳一下情绪和身体机能,然后适量补充一些淡盐水或绿豆汤等。
04
出汗后冲凉水澡,易形成血栓
气温高,人体温度高、出汗多。很多人一进家门便用凉水洗脸、冲澡。但突然的冷刺激不仅会造成外周血管收缩、导致血压升高,有时甚至会导致冠状动脉严重痉挛、斑块破裂,形成血栓,造成急性心肌梗死,危及生命。

建议:应先擦干身体的汗,休息10~15分钟后,再用温水洗澡。
05
饮食辛辣油腻,血管易堵塞
炎热天气,晚上出门纳凉,宵夜少不了,小龙虾、烤串、夜啤等各式各样重口味的美食全面袭来,这些重口味美食经常吃会使血液黏稠,容易形成血栓。

建议:饮食宜清淡,建议以优质蛋白、低盐、低糖、少脂饮食为主。

预防心血管意外,这些检查不可少
定期体检,对自身身体状况有了解,才能针对性地去改善预防。而对于本身有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症的患者,更应定期去医院复查,在常规个体化治疗的基础上,改善不良生活习惯。
血脂四项:可以反映体内脂类代谢的情况,有助于评估心脑血管疾病风险。
糖化血红蛋白:是反映长期血糖控制水平的主要指标之一。
血压测定:是临床上诊断心血管疾病的最常用检查,家庭自测方便易操作。
心电图:为心脏疾病诊断、疗效评价、预后评估提供重要的依据。
心脏超声检查:通过彩色超声仪器能动态显示心腔内结构、心脏搏动和各瓣膜的血流情况,是诊断各种心脏病的重要手段之一。
冠脉CTA:诊断冠脉病变,检测钙化斑块与冠脉狭窄。
冠脉造影:被认为是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可用以明确冠状动脉病变的范围、程度,选择治疗方案。
参考来源:瑞慈集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