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界脊柱健康日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逐步加剧,越来越多的老年性疾病被大众所熟知,但有一种疾病,却仍未引起大家的重视,那就是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是老年人多发病,在60岁以上人群中发病率为56%,其中女性发病率甚至高达60%至70%。椎体压缩性骨折是老年人骨质疏松较为常见及严重的并发症,却常常因为发病隐匿,症状不典型等特点被人们所忽视,延误治疗甚至影响到老年人生命安全。
5月21日是世界脊柱健康日,南通瑞慈医院骨科主任医师陈丹华提醒广大市民,特别是老年人,要注意预防骨质疏松,如果出现长期的胸腰背部疼痛、活动受限,要提防椎体压缩性骨折。
老年人腰背痛要及早就医
陈丹华表示,每年该院骨科门诊都会遇到不少因椎体压缩性骨折前来就诊的老年患者,有相当一部分患者脊柱存在陈旧骨折。

陈主任解释说,这是因为骨质疏松的情况较为严重后,椎体里面的骨小梁会变得纤细而且疏松,椎体强度非常差,轻微外力的情况下,比如平地滑倒、颠簸、剧烈咳嗽、打喷嚏、弯腰、搬重物等,都有可能会造成这种“脆性”骨折。
因而,很多老人早期出现腰背部疼痛时,往往会以为自己是不小心扭伤或是腰肌劳损,贴贴膏药,忍一忍就过去了,结果错过了治疗时机。直到疼痛逐渐加重,甚至出现了不能翻身、下床、驼背等情况时,才到医院就诊。

所以,老年人如果腰背痛的情况比较严重,尤其是在没有明确的外伤史的情况下,要尽早就医,通过腰椎或者胸椎的x线片或者椎磁共振检查,明确病因。
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治疗
对于如何治疗骨质疏松导致的椎体压缩性骨折,陈主任说,以往对于骨质疏松引起的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治疗无非为切开内固定手术治疗和保守治疗。
传统切开内固定手术治疗,创伤较大,椎弓根内固定螺钉等手术器械对骨质疏松的椎体的把持力不足,置钉后容易拔脱,以及老年患者对手术耐受力的下降,使得常规开放手术治疗难以施行。
保守治疗要求严格卧床休息,时间约3个月。对于老年人来说,长期卧床存在极大危害,会引发坠积性肺炎、尿路感染、深静脉血栓、褥疮等严重的并发症,即使骨折愈合后,也会留有后凸畸形,顽固性下腰痛等后遗症,更甚者会引起迟发型瘫痪;其次,家人对其进行护理也比较困难,经济成本高,这给患者本人及家人都带来了很大的痛苦。

近年来,采用微创技术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和椎体后凸成形术(PKP)凭借止痛确切、微创、安全、经济、并发症少等优点,已成为治疗骨质疏松导致的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主要手段。
PVP是在影像引导下通过将穿刺针经皮穿刺到病变椎体后向椎体内注入骨水泥,以达到缓解腰背疼痛,增强椎体强度和稳定性,防止塌陷,是部分恢复椎体高度的一种微创脊柱外科技术。PKP是在PVP的基础上使用球囊扩张椎体的技术。

图为:南通瑞慈医院骨科PVP术中影像
这两种术式均是针对老年人设计,具有创伤小,不需全身麻醉,术后恢复快等优势,病人术后第二天就能下床活动。南通瑞慈医院骨科脊柱外科于2005年首次开展此项技术,如今已形成平均每年150例手术量规模,帮助诸多老年患者摆脱了疾病困扰。
骨质疏松防治是关键
陈主任强调,微创手术只能治疗骨折,积极防治骨质疏松才是预防脊椎骨折和骨折再次发生的关键,他建议60岁以上人群定期进行骨密度检查,一旦明确患有骨质疏松症,应及早进行针对性治疗,在医生指导下,科学服用抗骨质疏松药物,而非盲目补钙。
专家介绍
陈丹华 主任医师
骨科副主任
专家门诊时间:周二全天、周五下午
硕士,硕士生导师。南通市医师协会委员,南通市医学会骨科青年委员,南通市工伤残疾鉴定委员会委员。曾至上海瑞金医院及南京中大医院进修。擅长脊柱疾病的骨病及创伤,包括颈椎病的前后路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常规及微创手术治疗,脊柱骨折的常规及微创手术及各种骨科创伤的手术治疗。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