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魂!电锯意外切断男子左掌,医生连夜手术成功“复活”
时间:2022-06-15 浏览数: 次

6月9日上午,家住海安的杨大叔早早赶到了南通瑞慈医院门诊楼,这天是他和骨科副主任王瑞良约定的复诊日。虽然那次意外已经过去了快三个月,但说起当时的情况,杨大叔依然心有余悸:“流了好多血,手掌被切掉了一块,就连着点皮了,我当时以为肯定是保不住了,真没想到还能重新接活了,真的非常感谢王主任。”

△图为:出院前,患者家属送锦旗
PART 1
突发意外,医生妙手“续”新生
据杨大叔回忆,3月13日傍晚,他在家里用电锯锯树,却不慎割到了左手,顿时皮开肉绽,血流不止,痛得杨大叔眼冒金星。意外发生后,家人给他简单包扎,就立即开车带着他从海安往南通市区赶。
来院路上,杨大叔曾遭遇堵车,并拨打了110。警车将杨大叔一路护送到医院,途中还提前与医院联系,为他争取了抢救时间。接到值班医生电话后,王瑞良主任随即从家中返回了医院,并通知手术室做好准备,随时待命。


△图为:患者术前及术后复查X光片对比
王瑞良主任介绍说,当天晚上,杨大叔是8点左右来到医院,已经出现了休克症状。医生观察伤口后发现,杨大叔的左手从大鱼际处被割伤,大拇指被完全切断,只剩虎口处少许皮肤组织与手掌相连,食指不完全离断伤,仅近端掌指关节尺侧部分软组织相连。创面内污染严重, 离断血管、神经、肌腱、骨头外露。“断掌再植这类手术是跟时间赛跑的手术,黄金时间一般为6—8个小时。如果超过时限,手部神经和肌肉就会坏死,所以我们立即给他进行了手术。”
积极抗休克治疗同时紧张有序的术前准备之后,医生仔细地为杨大叔进行清创、骨折复位固定,耐心地吻合每一根血管、肌腱、神经,手术结束时,已是凌晨。经过三个半小时的努力,断掌再植完成,杨大叔手指血运逐渐良好,颜色也变得红润。

手术的完成并不代表着治疗的结束。术后24—72小时内,是吻合血管出现循环危象的高发期。因此术后,医生密切观察杨大叔的手指颜色、张力、皮温及毛细血管充盈反应,确认再植后皮下血液循环情况良好,接上的手指已经存活,给杨大叔一家吃了颗定心丸。

△图为:患者术后恢复情况良好
此次复查,王瑞良主任告诉杨大叔,目前他恢复情况良好,后续取出内固定钉,并进行肌腱松解手术,加上术后正确的功能康复锻炼,大拇指就能重新自由活动,左手功能达到基本正常。

PART 2
显微外科,微观世界的针线活
在王主任眼里,这不过是手足显微外科里面一台极其普通的手术。瑞慈医院周边企业多,手足外伤病人也非常多,有时候会遇到多个指头断掉的病人,这样的复杂再植手术时间可能长达十几个小时,显微镜下操作就超过10小时。
手握持针器,在显微镜下保持长时间的绝对专注,用仅有发丝五分之一粗细的手术线,对断裂的血管、神经、肌腱进行缝合,技术、体力、毅力一个都不能少,这就是南通瑞慈医院手足显微外科医师的日常。
“断掌再植过程中需吻合的毛细血管有的只有0.2毫米,所选用的针、线肉眼几乎是看不到的,而且每条血管需在显微镜下缝合6-8针,血管是中空的,缝合后必须保证仍然中空供血液流动,因而断掉的血管重新接合时只是缝一层薄薄的膜。”
王瑞良主任说,不少人把显微外科手术比作绣花活儿,就是因为再植手术过程精细复杂,要求手术的医生必须有高水平的显微吻合技术、肢体的横断显微解剖知识以及丰富的肢体再植经验。“但无论多复杂的手术,只要有一线希望,我们都会尽全力为病人保住肢体,重塑生活信心。”

PART 3
医生提醒,肢体离断伤送医有讲究
王瑞良主任表示,如果不幸发生断指、断肢意外,入院前的妥善处理可以有效提高成活率。首先要观察断面,如果持续出血,用干净的布料、毛巾或纱布用力压住受伤部位包扎止血。如果加压包扎无效,可绑住受伤处以上的部位止血,并注意半小时左右放松一次。
如果已经完全断离,这时可将断指/肢先用无菌敷料或相对干净的布巾等代用品包裹,外面用塑料薄膜密封。尤其夏天天气炎热,这时再在周围放上冰块,和病人一同转送附近有再植条件的医院。如果没有冰块,也可以用冰棍、雪糕代替。断指/肢不可直接与冰块或冰水接触,以防冻伤变性。
此外在保存时,要注意酒精会使蛋白质变性,所以千万不要将断离指/肢浸泡在酒精里,就算要冲洗,也只能用生理盐水。
最为关键的是,断指/肢再植要与时间赛跑,需要尽快将伤者送至医院,途中尽可能与收治医院提前取得联系,争取在更快时间内进行手术。

1
End
1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