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是很多人特别是老年人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也是引起心脑血管病的罪魁祸首。得了高血压,正确的防治尤为重要,患者不仅需要听从医生的合理建议,自己也要正确认识疾病、配合治疗。南通瑞慈医院主任医师、心内科郭艾武主任在多年临床工作中发现不少患者由于缺乏相关的健康知识,导致在高血压防治过程中存在各种误区。
误区之一:血压高一点没什么关系,不必服药
不少人误以为随着年龄的增长,血压随之增高是一种生理现象,这一错误认识在老年人群中尤为突出,有些高血压也因此得不到正确诊断和有效治疗。高血压的诊断标准是:收缩压大于等于140毫米汞柱和(或)舒张压大于等于90毫米汞柱。大量研究证实,血压即使稍微高一点心血管病的危险性也会明显增加,对于高血压千万别采取不在乎态度,一定要认真对待。首先要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如血压仍不能恢复正常,就应该选择合适的药物治疗。
误区之二:保健品能治高血压
有患者认为西药副作用大,不愿意长期服用西药,而用保健品完全代替药物治疗。实际上,现在许多媒体夸大养生疗法和保健食疗的功效,说可以代替药物治疗,这都是错误的。大多数保健品如天然保健食品、饮品以及降压器具(如降压枕头、降压手表、降压项链、降压帽子、降压鞋垫等),大多不具备明确的降压作用。即使有,降压作用也很轻微,不能达到治疗目标,还会延误规范治疗,最终危害健康。
误区之三:高血压患者去医院复查之前停止服用降压药物,认为停药后血压测量更真实
这也是需要说清楚的问题,经常有病人好不容易把药物调整到位,血压控制平稳,再次来门诊复查的时候,说我今天早上没吃药,给我量量血压,看今天怎么样。因为大部分高血压患者只有吃药血压才能降下来,不吃药血压就会上去。郭主任提醒广大高血压患者,到医院检查前降压药要正常服用,医生想要了解的就是降压药能否控制好病人的血压,疗效如何,停药后复查,医生就无法知道结果。
误区之四:血压降到正常了就停药,等到高起来再服药
原发性高血压目前无根治方法,血压降到正常,只能说明药物的效果,不能说明高血压已被治愈。高血压通常须终身坚持服药。血压稳定正常以后,有时在严密观察下可以谨慎地小量减药,但不宜停药。否则多数情况下血压会反弹,这样不仅达不到治疗效果,而且由于血压出现较大幅度的波动,反而易引起心、脑、肾发生严重的并发症,如脑溢血等。
南通瑞慈医院心内科专家:郭艾武主任
门诊时间:每周一上午、周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