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话题
你我共同努力,终结结核流行
RICI-NEWS
”
结核病是一种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传染性疾病,除了头发、指甲和牙齿外,可以发生在身体的任何部位,最常见发生在肺部,称为肺结核。

1.肺结核是呼吸道传染病,容易在人群中传播。
2.结核杆菌通过肺结核患者咳嗽、咳痰、打喷嚏或大声说话播散到空气中,健康人吸入带有结核菌的飞沫就可能被感染。
3.与肺结核患者共同居住,同室工作、学习的人都是肺结核患者的密切接触者,有可能受到结核菌感染,应及时到医院去检查排除。
4.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免疫力低下者、糖尿病患者、尘肺病患者、老年人等都是容易感染肺结核的人群,应定期进行结核病检查。
肺结核的主要症状是咳嗽、咳痰,如果这些症状持续2周以上,应高度怀疑得了肺结核,要及时到医院看病。
肺结核还会伴有痰中带血、低烧、夜间出汗、午后发热、胸痛、疲乏无力、体重减轻、呼吸困难等症状。
排除活动性肺结核及预防性治疗禁忌症之后,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开展化学预防性治疗或免疫预防性治疗。
1、化学预防性治疗
根据预防性治疗者的年龄、对不同药物的耐受性、疗程长短、治疗依从性和督导便利性等因素选择化学预防性治疗的服药方案(表1)。化学预防性治疗前、治疗中及治疗结束时需监测:肝功、肾功、血常规三项。

2、免疫预防性治疗
15-65岁结合潜伏感染者,可选择免疫制品进行预防性治疗。目前国内主要采用注射用母牛分枝杆菌(微卡),使用时应严格遵守适应症和禁忌症,在当地结核病定点医院医生指导下使用。
注射用母牛分枝杆菌的常见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轻度皮疹、低热、局部红肿硬结,均为一过性反应,可自行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