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近年来眼底病发病率不断攀升,统计数据显示,60岁以上人群,每5个人里就有一个眼底异常。眼底病对人的危害主要是影响视觉能力,严重的可致盲,是我国致盲的主要病因之一。
到底哪些人容易出现眼底病?
又应该如何进行预防?
听听瑞慈眼科专家怎么说!
主讲专家介绍
卞洪俊
主任医师
瑞慈医院眼科主任。擅长处理眼科专业常见病、疑难病的诊治,熟练开展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各类青光眼手术、视网膜脱离复位术、斜视矫正术、眶内肿物摘除术等。

01
卞洪俊表示,一些常见的慢性疾病,与眼底病变紧密相关,如糖尿病会引起严重视网膜病变,并且血糖控制越不好,年龄越大,发病几率越高;高血压会导致眼底出血、动脉阻塞、静脉阻塞、玻璃体出血、眼缺血综合征等。
有高度近视眼的人,眼轴比普通人更长,视网膜被牵拉变薄,发生周边视网膜变性、视网膜脱离、视网膜裂孔、黄斑出血等的概率比正常人高。以上人群必须要对眼底病加以重视,定期去眼科检查。
同时卞洪俊提到,年龄相关性眼底病——老年性黄斑变性的发病率也较高,建议50岁以上的市民进行体检时,最好也给眼底做个检查。
02
眼底检查有很多种,包括眼底镜、眼底照相、OCT、眼底造影等。其中,眼底照相检查方便,医生可以直观地看到患者视神经、血管、视网膜的健康状况,适合用于眼底病筛查。
03
“大多数眼底疾病,如玻璃体积血、视网膜出血、视网膜脱离、视神经病变等,对视功能的损害较大,而且部分不可逆转。”卞洪俊说,他在临床过程中,发现不少患者对眼底病的认识不够,尤其是老年人,以为自己是年纪大了“老眼昏花”,或者当成是白内障,常常等到症状十分明显的时候才来就诊,已经延误病情,加大了治疗难度,即使能够手术,视力恢复情况也并不理想。
04
卞洪俊强调,预防和控制眼底疾病进展,早期筛查很重要。只要做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多数患者可保留有用视力,避免失明。他提醒广大市民朋友,在日常生活中如果出现视力突然下降,视物重影、变形,视物范围缩小,眼前有黑影等症状,往往表示眼底出现了问题,需要要及时到医院眼科就诊。
- END -